谐谑曲(Scherzo)原文是“戏谑”之意,乐曲特别强调节奏,常很活泼而富有生气,乐观且幽默。有的谐谑曲使人联想到“丑角”的形象。
谐谑曲通常总是用三拍子写,大多数采用“复三部曲式”,其“中部”则具歌唱性。
从贝多芬起常用谐谑曲代替小步舞曲,作为奏呜曲、重奏曲和交响曲的第三乐章。到十九世纪肖邦起才开始把它作为独立的器乐体裁运用,曲式结构也扩大,段落间的对比也更强烈,肖邦的谐谑曲且具有戏剧性。
谐谑曲除独奏曲外,还有管弦乐演奏的。法国的作曲家杜卡曾用此体裁创作标题的管弦乐曲《小巫师》。
[值班总编推荐] 机器人跑马,一堂具身智能的成长课
[值班总编推荐] 习近平将对越南、马来西亚、柬埔 ...
[值班总编推荐] [改进文风 ...
启蒙和审美的双重交响
【详细】
秦嗣德: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人文语境
让网上理论传播与青年共鸣共情
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进路
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,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、创造美好生活、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。【详细】
手机光明网
光明网版权所有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